科教融合 力打造潍院“百家讲坛” ———潍坊学院“麓台学堂”课程首开侧记

“在这门课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专业性之外的知识”“在这样的课堂中,课堂气氛并不枯燥,反而非常有意思,老师通过故事,短视频等方式向我们讲述的知识,激起了我们的求知兴趣”……随着麓台学堂第一季落下帷幕,安顺校区的同学们纷纷表达了对“麓台学堂”课程的满意与喜爱。

“麓台学堂”是潍坊学院一门创新型通识教育类课程,也是学校首个多学科、跨专业、文理渗透、理工交融的通识教育类校本课程。该课程首次面向安顺校区的同学们开设,就受到安顺校区师生的热烈追捧,被称为“潍院‘百家讲坛’”。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了解到了他们所学专业学科之外的科学领域的知识,有些知识可以作为他们所学专业知识的拓展,课程的开设既丰富了安顺校区的校园文化,也增加了安顺校区的通识教育类公共选修课程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才济济 助力教育新探索

据教务处处长姜军生介绍,教务处作为课程的组织者、策划者,在课程的筹建、师资的选拔、授课保障等方面做了全面的考虑。课程立足于学校自身综合性高校的办学优势,通过组织和带动学校科教双馨的高层次人才,将其科研领域的研究优势转化为课程教学的高质量素材,面向全体学生打造出一门高水平的课程,实现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力求启发学生的科研思维,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

在麓台学堂第一季中,13位教授、博士组成了强大的教学团队,涉及工、理、文、法、农、艺术等多个领域,课程突出“前沿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课程内容来源于教师多年来的科学研究成果。在学校下达开课动员后,全校老师积极响应,踊跃参与,无论是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授、院长,还是初上讲台的年轻博士,都为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做了精心充分的准备。

“麓台学堂”作为学校在课程建设领域的新探索,对于老师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与挑战。通识教育不同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是为学生提供各学科基础知识的广度教育,这就需要老师们对授课内容及时地做出调整,对专业知识进行提炼加工,从通识教育的角度考虑大家的接受程度和参与度,尽可能保证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帮助学生构建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还要受到课时的限制,要求老师从专业研究领域挑选前沿知识、精炼课程内容、以点带面,充分启发学生兴趣,带领学生进入崭新的学术空间、开拓广阔的视野。

美术学院副院长王勇教授讲授的课程是“中西现代美术鉴赏”,虽然只有4学时的课程,但他备课足足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由于受众对象发生改变,他也要重新考虑学生的审美基础和条件。“除了美学思想、流派、艺术风格之外,我还会在其中穿插很多与其相关的经典故事,用图片、视频伴随这些花絮,尽量让学生慢慢对此产生兴趣,用最短的课程让学生有最深的体会和启发。”

授课地点的改变对于主校区的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挑战。上课要跨越东西校区的距离,对于很少到安顺校区的老师来说,一切都是陌生的。加之授课是在晚上进行,所有的上课教师都是在完成一天的本职工作后,自驾车往返,有些担负领导职务的教师甚至顾不上吃晚饭,就直奔讲台。但老师们丝毫没有因为劳累而懈怠,他们不约而同谈到的都是一进教室,一眼望去几百人的课堂让他们受到的震撼。他们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课堂上与同学们的互动和交流,谈到欢快热烈的课堂气氛时,他们的眼睛里全是满满的幸福。

“麓台学堂的顺利开讲,是学校借助多学科交融课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次全新尝试,也是学校多年来重视高水平人才引进培养,推进科教融合的一个典型案例,更是学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的全新阐释。”教务处副处长柳楠说。

突破壁垒 走进科学新世界

为使课程内容能够打破专业壁垒,充分体现学校的综合性办学特色,参与本课程的老师们可谓费尽心思。他们根据各自的研究领域,将原本深奥的科研课题深入浅出的转化为易于不同专业学生接受的科普知识,使同学们可以轻松理解授课内容,培养新的兴趣点,丰富了同学们的大学学习体验,让同学们的学习收获不仅仅是局限于本专业知识的探索,还可以了解到其他专业的知识。

“遗传学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身高、体重、肤色这些人类常见性状具有怎样的遗传奥秘?大学生中常见的眼睛近视,是否也会遗传?什么是‘超级细菌’,面对超级细菌,我们大学生又应该担负起怎样的社会责任?这些都是我想要和学生分享和探讨的知识内容。”来自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的张淑芝老师主要讲授遗传学课程,在“麓台学堂”第一季,她为同学们讲授了生活中的遗传学。张淑芝老师借助同学们平时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同时借助专题教学加强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院长曹慧教授讲授的“苹果的前世今生”,安排在了课程的第二讲。单从课程名称上,同学们早就充满了期待。曹院长为了不影响原计划安排的开课时间,甚至推迟了自己的手术时间,坚持给同学们上完课后再去住院手术。她的课同样是在讲授方式和讲授内容上,突破给专业学生上课的模式,采用通俗性的语言将苹果的“前世今生”向同学们娓娓道来。曹慧教授通过讲述苹果在中国和欧洲的起源故事以及苹果与乔布斯和牛顿的故事,极大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以及兴趣点,同时曹慧教授还对苹果栽培品种与特点、现代苹果产业模式等方面展开介绍,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同学们一起探讨推进乡村振兴以及服务社会的方式,使得同学们对家乡的振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新理念产生了更高层次的认知。

成效明显 打造课堂新体验

“麓台学堂”第一季的开设,使安顺校区的同学们获得了一种全新的体验,多学科的渗透为他们的专业发展拓展了思路、开拓了视野。课后,很多学生会带着惊喜和满足与老师分享上课的感悟,和老师反馈这是之前从未接触过的知识内容,表达了自己的浓厚兴趣。也有一部分同学会留下老师的联系方式,以便于自己随时与老师就课程相关内容进行沟通交流。

“‘麓台学堂’上课的内容是我从未接触过的,所以知识的神秘感让我对此有很大的探索兴趣。而且老师们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比较容易让我们吸收、消化,也便于我们理解这些新鲜的知识。”特教幼教师范学院的黑秀同学说道。“每堂课我们都座无虚席、收获满满。例如‘苹果的前世今生’一课,我可以了解苹果的许多品种,一些苹果的口味如何,学习苹果的引种过程。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能用到的内容。”来自特教幼教师范学院的孙子璇同学说。

“麓台学堂”课程最重要的是知识的多面性、全面性还有专业性。它不是单方面的研究,而是一种全方位的探索,帮助学生寻找他们的潜在发展方向。“以往的课程都是围绕小学教育进行的,但是‘麓台学堂’开展的课程是联系多门课程进行的综合性探索指南。”来自小学教育专业的石洪志说道。

“感谢学校让我们有机会听到这么有意义的讲座,可以称之为‘潍院百家讲坛’。通过这个讲座,我们了解了一些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在其中,最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是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院长籍法俊教授所作的题为《人生“几何”与“极限”人生》的讲座。籍教授的精彩讲授,引发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激发同学们的浓厚兴趣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令人久久不能忘怀。”黑秀说。

每节课学生都会积极地与老师进行互动。如“最美的遇见—邂逅葡萄酒”一课,老师会邀请部分同学上台尝试开启葡萄酒瓶和品尝葡萄酒,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想要上台尝试,这种创新性的上课形式激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这也就达到了老师开展这门课的预期目标。

“学校近年来十分重视课程建设,不断与时俱进,打造高水平的金课。‘麓台学堂’等高水平通识教育大课的开设,更好地发挥了学校的育人功能,对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念、完善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是一个具有开创性的尝试。学校在总结第一季开办经验的基础上,正在紧锣密鼓筹划继续开办以美育元素为主题的‘麓台学堂’第二季,预计将在下学期与同学们见面。同时学校将在主校区开设‘麓台学堂’第一季,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收获,共享金课。”副校长丁子信说。

来源:潍坊学院